close

  新華社沈陽9月17日電(記者 孫仁斌)“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坐落於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柳條湖立交橋北側,距離事變發生地不足1公里。建館至今,這裡已累計接待參觀群眾2000萬人次。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於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開館,總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600平方米。
  博物館門前,灰褐色的殘歷碑悄然佇立,1931年9月18日,這個原本普通的日子和纍纍彈痕、森森白骨一起刻進了巨石里,也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裡。
  “九一八”事變83周年前夕,記者再訪“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進入館內,潔白的漢白玉浮雕、黑色的大理石地面和火紅的燈光象徵著白山黑水和不滅的抗爭之火。序廳內幽暗的燈光仿佛把人牽引回那段崢嶸歲月:殘破的北大營,被占領的沈陽、撫順、錦州,流亡的東北人民,沿街乞討的婦女兒童……一張張照片記錄了國破家亡的凄楚場景。
  “‘九一八’事變是20世紀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它是日本帝國主義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在世界歷史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井曉光說。
  從事變的歷史背景到東北淪陷,從日本在東北的血腥統治到林海雪原間東北軍民的抗戰再到東北光復、日本投降,9180平方米的展館內,7個展廳800餘幅照片、300餘件實物展品以及多組大小型場景、雕塑等共同展示了“九一八”事變前後至抗戰勝利的歷史過程。燈光由晦暗到明朗,則暗示了14年間東北人民的境遇。
  “心情既沉重又振奮,沉重的是東北人民遭受了14年的苦難折磨,振奮的是最終我們奪取了抗戰的勝利。無論如何,這段歷史我們都不應該忘記。”鞍山師範大學一名在校學生參觀完展覽後對記者說。
  走出“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警世鐘”上鐫刻的“勿忘國恥”四個大字映入眼帘。“從2000年開始,沈陽每年9月18日這天都會舉行撞鐘儀式,社會各界人士撞鐘14下,寓意東北淪陷和中國抗戰14年。”井曉光說,除了撞鐘,每到這一天,沈陽市都會鳴響警報。“儀式莊嚴肅穆,鐘聲和警報聲警示我們:勿忘國恥,珍愛和平。”  (原標題: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累計接待近2000萬中外觀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n05bnkjg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